客戶端
美食天下

美食廚房

美食廚房 食療食補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美食廚房 > 飲食文化 > 正文

鍋巴菜

2012/2/8 15:37

鍋巴菜是獨特的風味小吃,天津人普遍喜歡吃。鍋巴菜的主料鍋巴,以上等綠豆和優(yōu)質(zhì)小米水磨成漿,攤成薄煎餅,切成柳葉塊。以香油、姜末、蔥花、面醬、醬油、醬豆腐等打成鹵。然后,將鍋巴放入鹵內(nèi),輕輕拌合,以鍋巴完全沾滿鹵為止,隨即盛人碗內(nèi),再灑上辣油、香油、麻醬、醬豆腐汁、香菜葉等。

鍋巴菜酥爽清香,滑潤適口,再配以芝麻燒餅,風味異常。

天津的鍋巴菜,在口語中稱為"嘎巴菜",實際也是鍋巴羹,炒肝加蒜水,鍋巴菜一定要加香菜、辣子。而且是辣糊才有味兒。這是一種用純素的鹵子(用清油煸茴香、蔥姜末,加鹽、醬油、芡粉、水制成鹵汁),加入煎餅(豆?jié){攤成的薄片,切棋子塊),經(jīng)鹵汁浸過,盛入碗中,再添加麻醬、腐乳汁、香菜(喜辣者加辣糊)即可食。天津鍋巴菜,系傳自山東的煎餅,經(jīng)演變,一成為煎餅馃子,一成為鍋巴菜,皆風行津門不衰。但是,絕不可把鍋巴菜,與炒菜或蔬菜的“菜”字聯(lián)想。鍋巴菜不是菜,而是羹湯一類。

乾隆親賜“鍋巴菜”

到清代乾隆年間,這張記的煎餅鋪生意在市面上做得很有起色。有一回趕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訪打此地路過,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乾隆,特別想嘗嘗民間最爽口的煎餅卷大蔥。吃得舒坦,著急難免犯噎,他就想跟店家要點熱湯,店里本來不賣湯,可掌柜張?zhí)m覺得這老爺子談吐不俗挺有身份的,趕忙招呼內(nèi)人郭八姐著手打點。這郭八姐是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出身,干活做事麻利活泛,見客人嘴急,就想起當年自己常吃的煳飯嘎泡菜湯,又解飽又解乏。

當即就把現(xiàn)成的煎餅撕成碎片浸入菜湯中,再放上點油鹽和香菜等佐料,一大碗熱乎乎的清湯就端了上來。

乾隆正噎得難受,見了湯,不由分說就一口悶掉。煎餅爽口,清湯順口,乾隆指著湯就問:“叫什么名字啊?”郭八姐以為問她名字,接著就回答:“郭八……”乾隆一聽,“鍋巴倒也合理,鍋巴的嘎巴嘛!若再加個菜字,叫鍋巴菜,最宜下干糧,更好?!?/P>

第二天,乾隆的侍衛(wèi)來到張記煎餅鋪,開口就說:“掌柜的,你的大福來了!”搞得張?zhí)m莫名其妙?!翱芍雷蛱斐约屣灥娜耸钦l嗎?是當今皇上乾隆爺!皇上夸你們的鍋巴菜好,看你們生活清苦,特賞銀200兩?!睆?zhí)m接過銀子又驚又喜,立即喊出內(nèi)人叩頭謝恩。

從此,張?zhí)m將這個侍衛(wèi)所說的“大福來”取代“張記”,成為店鋪字號,煎餅鋪也改成鍋巴菜鋪,借著乾隆的賜封,鍋巴店生意十分興隆。到了光緒年間,張?zhí)m重孫張起發(fā)又改進了工藝,發(fā)明了大小鹵制法并添加了六種小料,不斷完善提高,才有了今天人們交口稱贊的中華名小吃———大福來鍋巴菜。

鍋巴菜---嘎巴菜

天津有一道早餐小吃最具天津衛(wèi)特色,那就是“鍋巴菜”。這個“鍋巴”的“鍋”字可不能讀作 guō,要讀gā,如果你對餐館服務員說“來碗guō bā菜”,就如同你跟北京人打聽前門外大柵欄在哪兒,說“請問dàzhàlán怎么走”,北京人非說你神經(jīng)病一樣,因為“大柵欄”北京人讀作“dà shi làr”。這道小吃在天津衛(wèi)嘴里統(tǒng)統(tǒng)讀作“嘎巴菜”,所以很多人主張?zhí)旖颉板伆筒恕本蛻苯訉懽鳌案掳筒恕薄?/P>

天津最有“名氣”的嘎巴菜,當屬西北角的“大福來”。說起“大福來”嘎巴菜,不能免俗地也有編造出來的附會傳說。說是清乾隆年間,《水滸傳》中菜園子張青后人張?zhí)m,在天津衛(wèi)開了一家張記煎餅鋪。一日,恰逢乾隆爺微服進店吃了一份煎餅卷大蔥,忽然口渴難耐,便叫上湯。煎餅鋪本不賣湯,急中生智,店中人就將煎餅撕碎加上調(diào)料用水一沖端了上來。誰知客人一嘗備覺鮮美,遂問湯名。店家誤以為問自己名字,便答道:“郭八”??腿舜笮φf:“湯怎能叫‘鍋巴’,應加一‘菜’字才妥。”幾日后,一位御前侍衛(wèi)闖進煎餅鋪大嚷:“掌柜,你大福來了!”并放下皇上賞的紋銀二百兩。自此,“大福來鍋巴菜”就出了名了。

說來話長,其實這個“嘎巴菜”也不是天津人創(chuàng)造的。早在山東、河北鄉(xiāng)間就流行把煎餅泡著吃的習慣。后來一些貧窮的山東漢來到天津衛(wèi)謀生無計,便就地取材,用綠豆磨成細面打成糊在柴火爐的鐵鐺上攤成薄薄的煎餅,再切成柳條塊,挑著打好的鹵子沿街叫賣。后來幾經(jīng)演變越做越精,特別是它又能當干的又有湯菜的功能,尤其是改進的鹵子恰和天津衛(wèi)“口重”嗜咸的習慣,這道經(jīng)濟實惠“嘎巴菜”就成了天津獨有、別具風味的小吃。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