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8 17:51
想象中覺得應該很復雜的豆腐居然也可以在家里做出來,我發(fā)現自己的廚房越來越像個實驗室了,充滿了各種的可能性。
通常做豆腐會用到的凝固劑主要有鹽鹵和燒石膏粉二種。鹽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、氯化鎂、硫酸鎂、氯化鉀等;石膏就是硫酸鈣,是一種天然的礦產。除了鹽鹵和石膏外,其他如氯化鋇、硫酸鎂等化學品,也可以做豆腐的凝固劑。不過這些材料看著似乎都很化學,而且找起來也不太方便。試試拿身邊最常見的釀造白醋來取代這些化學添加劑,一樣可以做出純正的豆腐哦。
手工豆腐
原料:干黃豆200克(充分泡發(fā)后約為500克左右)、水2500克、釀造白醋2大勺(1大勺=15ml)
需要準備的輔助工具:
1、一個可以濾水的容器(蒸籠、洗菜籃都可以);
2、一個與濾水容器形狀相同但小一點的容器做壓豆腐之用;
3、紗布1塊。
做法:
1、黃豆挑出雜質、壞豆,洗凈,用清水泡一夜,充分泡發(fā)之后再洗一下即可使用;
2、用攪拌機把黃豆打成生豆?jié){,泡好的黃豆與水的比例為1:5(最好不要用豆?jié){機來做,一來豆?jié){機的容量有限,再者豆?jié){機做好的豆?jié){濃度不夠,壓不成豆腐);
3、將打好的生豆?jié){倒在紗布中,用手把豆?jié){擠出(擠剩下的豆渣留著,拌在面粉中可以做各種面食);
4、過濾后的豆?jié){煮開,將表面的泡沫撈除,不然很容易溢出,豆?jié){煮開后還要繼續(xù)小火煮五分鐘左右,煮透,防止有豆腥味;
5、煮好的豆?jié){關火等5-10分鐘,讓溫度降到80-90度,把醋倒在量勺上一點一點均勻地灑入鍋內,輕輕用勺子往一個方向攪拌,當豆?jié){開始出現絮狀沉淀物并且與水分離就可以了;
6、點好后要保溫靜止20-30分鐘,讓沉淀充分反應;
7、準備一個可以濾水的容器(我用一個小蒸籠),鋪好干凈紗布,將豆腐花舀到紗布內(下面要用一個盤子接漏下來水);
8、把豆腐花鋪平,用紗布裹好,然后上面用重物壓住以利于把水擠出,壓1小時左右(壓豆腐的時間和力度根據個人的口感來決定,喜歡吃嫩的就少壓一會兒,上面的重物可以輕一點;喜歡吃硬的就再多壓一會兒;把水分都盡可能地壓走,就是豆腐干了。);
9、新鮮做好的豆腐最好盡快食用,如果不能馬上吃的要用冷水泡著放入冰箱保存。
看到自己做出來的豆腐相當成功,像模像樣的,而且是完全沒有化學添加劑的放心豆腐,真的好興奮呦!原來手工豆腐也不難么,關鍵是愿意嘗試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