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8 17:58
做面包我非專業(yè)。當然也并不是‘標榜’自己的不專業(yè),其實已經(jīng)說過很多次,我這人很不思進取,覺得對于做甜點來說,打發(fā)了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嘴巴也就可以了。
其實我挺愛揉面團,比如饅頭大餅之類的中式面食。但非常不愛揉面包,因為那個雙手像雙腳踩在泥巴里一般的泥濘過程很讓人崩潰。雖然各種書籍上各種寫明:開始粘手,不要多加面粉,再摔打多長時間之后產(chǎn)生筋度就好了。但這明顯不是我這急性子喜歡的事情,經(jīng)常為了雙手在面團里擇不出來而懶得再做面包。
能代替手揉面包的工具,目前較多的是面包機和廚師機。其實這兩個無論從功能和價格上,并沒有任何的可比性。好像使用廚師機的很多人,也是從使用面包機過來的,雖然——面包機已被看作雞肋。至于這倆如何選擇,在我看來,只有一個原則:預(yù)算足夠,直接上廚師機,廚師機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;預(yù)算少的可憐的窮人,比如我,選擇面包機,也并非想象中的‘食之無味’。
用面包機快一年的時間,大大增加了我做面包的幾率,對于口感的提升,也有著顯著的變化。越來越多的朋友問我,為什么自己用面包機無法揉出薄膜,無法做出松軟的口感。。。我沒辦法一句話講清楚,也不能一一回復,于是今日專開一文,寫一寫我用面包機揉面的經(jīng)驗。高手可視而不見的飄過。
至于是什么牌子或型號的面包機更好,我也只用過這一款,所以無法推薦。但就我自己而言,買了面包機還是覺得很值得的,但也不排除將來有能力加上有必要了,會換廚師機也說不定。
面包機揉面過程詳解
我通常用發(fā)面團程序。這個程序的工作過程大體是這樣:倒計時2小時開始,先慢轉(zhuǎn)2分鐘,然后快轉(zhuǎn)18分鐘后停頓幾秒,繼續(xù)轉(zhuǎn)一兩分鐘后再停頓幾秒,再繼續(xù)一兩分鐘后停頓鳴叫,之后至倒計時1:30分鐘的時間里停頓3-4次。到了1:30分鐘時就開始自動發(fā)酵了。面包機本身的發(fā)酵溫度太高,而且干燥,我?guī)缀醪挥谩V劣诿姘鼨C本身的烤面包功能,這里也暫不考慮。
原料:金像高粉230g、低粉70g、一個蛋+牛奶=210g、糖50g、鹽3g、酵母3g、黃油30g。
做法:
1、按照說明書上的投料順序:先放液體(蛋+奶),糖鹽分置兩角,加入面粉,上面挖一坑,填入酵母覆蓋好。放好桶,插電源,選擇菜單10發(fā)面團,按啟動鍵;
(其實我覺得這樣的順序應(yīng)該是為了定時啟動時用的,需要保持酵母的干燥啊,以及酵母不能和鹽接觸這樣的問題。如果直接開始做,怎么放料并不是太重要,鹽是會降低酵母的效力沒錯,但也不至于一定要挖坑放酵母的。但用面包機揉面需要注意的是,因為揉面過程一般很長,普通甜面包也得30分鐘,而吐司則需要40-50分裝,面包機本身工作過程中發(fā)熱很厲害,夏天溫度較高,揉面時一定要使用冰水和冰蛋來幫助降溫,否則中途面還沒有揉好就發(fā)酵,很影響最后成品的口感。揉面過程中也可以開著蓋幫助散熱,或者使用電風扇,吹空調(diào)等辦法。)
2、為了防止面粉外撲,系統(tǒng)會自動慢轉(zhuǎn)2分鐘,之后攪拌刀會連續(xù)運轉(zhuǎn)。面包機與廚師機的揉面原理不太一樣,它沒有廚師機那么強大,只是底部有個攪拌刀來攪動面團以達到需要的程度。所以,面團柔軟是出膜的關(guān)鍵,太硬的面團,很難用面包機揉到想要的效果。怎么來界定面團軟硬合適呢?如圖倒計時1:55,也就是轉(zhuǎn)了5分鐘時,如果桶中基本沒有干粉,而面團也恰好成團,刀能在面團里帶動面團轉(zhuǎn)動,而不是面團被刀撥來撥去的樣子,也不會濕軟成一灘,這樣就正合適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