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美食天下

美食廚房

美食廚房 食療食補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美食廚房 > 糕點小吃 > 正文

臘肉蘿卜包

2012/2/8 18:02

木棉的美食之旅
木棉的美食之旅 blog
美食天下授權(quán)原創(chuàng)博客
未經(jīng)作者許可,不得轉(zhuǎn)載或摘編

包子的本名原叫饅頭,最初是有餡的,大約在魏、晉時便已出現(xiàn)。晉代餅賦中說初春時的宴會上宜設(shè)“曼頭”,這里所說的曼頭其實就是包子。發(fā)展到后來我國北方稱無餡的為饅頭,有餡的為包子。南方部分地區(qū)至今仍把包子叫做饅頭,無餡的叫實心饅頭、白饅頭,有餡的叫肉饅頭、菜饅頭。

據(jù)說諸葛亮七擒孟獲時,正值農(nóng)歷五月橫渡瀘水,瀘水不僅瘴氣濃且水中含有劇毒,士兵們食用了瀘水紛紛患病致死。諸葛亮經(jīng)過冥思苦想后,下令讓士兵們殺豬宰牛,將其混合剁成肉泥和入面里,做成蠻人頭顱的形狀(饅頭正因形似蠻人頭顱得名)蒸熟食用,結(jié)果很快消除了士兵們的疾病。如此一來瀘水周圍的百姓都說此蠻頭形狀的面食可避瘟邪。因此人們便逐漸做起了饅頭,這正是包子的原始雛形。隨著社會不斷發(fā)展至宋朝便演變成饅頭內(nèi)部裝有餡料,又因為是用面包裹內(nèi)餡而成,人們便稱其為包子。


久前看節(jié)目中介紹了一款號稱十分美味的蘿卜包,主料由白蘿卜、胡蘿卜、臘肉組成。我想這不就是多年前名噪一時的群英薈萃、蘿卜開會的變身版嘛。雖說打小就不是很喜歡這濃郁的蘿卜味道,可當(dāng)看到節(jié)目中吃過的食客無不交口稱贊這包子的鮮香滋味,大廚又介紹做出好吃蘿卜包的兩個獨門秘訣時,我便以光速沖出家門買回了蘿卜和臘肉。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明智的決策,成品味道真是沒的說,撲鼻而來的濃郁臘香搭配上爽口清甜的蘿卜絲,一出鍋我就吃了仨,真不愧是傳說中的群英薈萃啊。

饅頭起源于諸葛亮,原為“蠻頭”,意為蠻人之頭,用來祭河神.(另一個版本的起源之說)

臘肉蘿卜包

傳說中無比美味的群英薈萃:臘肉蘿卜包

面皮原料:

雪花粉500克、酵母1小勺、溫水280克。

內(nèi)餡原料:

白蘿卜、胡蘿卜、、臘肉、胡椒粉、花椒粉、小蔥、姜生抽芝麻油鹽。

做法:

1、將面粉、酵母、溫水放入盆中和至光滑面團,蓋保鮮膜放置溫暖處充分發(fā)酵;

2、把白蘿卜、胡蘿卜、藕洗凈后用擦菜器擦成絲;

3、過水略焯一下?lián)瞥觯湃牖\布輕輕擠出水份備用;

4、將臘肉切成小丁,過水略焯片刻(去掉一些咸味);

5、鍋中倒入少許底油,將焯過水的臘肉煸香;

6、放入姜末、小蔥末、白蘿卜絲、胡蘿卜絲、藕絲;

7、根據(jù)各人口味放入適量的鹽、花椒粉、生抽、芝麻油和少許胡椒粉;

8、將餡料充分拌勻即可;

臘肉蘿卜包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