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美食天下

美食廚房

美食廚房 食療食補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美食廚房 > 糕點小吃 > 正文

滿族小吃-薩其馬

2012/2/8 17:21

溫馨提示:

1、面團不用加水,全部用雞蛋和面;

2、糖和蜂蜜的用量根據(jù)自己的口味隨意調(diào)整;

3、面團不宜太硬,要餳透,以便炸熟的面條松脆;

4、熬糖的時候要用小火,以免煳鍋;

5、注意不要搟壓得太結實以免影響松軟的口感。

自己總結了一下:整個制作過程大的紕漏沒出,瑕疵還有的。

1、家庭制作,一次備的料太多,器具有些小,顯得不配套;

2、根據(jù)網(wǎng)上給出的用料配比,糖和蜂蜜用得過多,不適合自己的口味;

3、6成熱的油下鍋,感覺炸出的面條有點生油味,我感覺油燒熱了后再稍微降一下溫再炸面條比較好;

4、最后糖漿熬好后,倒入面條后馬上要不停地上下攪拌均勻不停歇,然后趁熱整形。我由于一次炸得面條太多,一個盆裝不下,用了兩個盆,熬好的糖漿分別倒入兩個盆,等攪拌好這個盆,那個盆里的糖漿已經(jīng)沉淀在盆的底部,因此導致糖漿的掛粘不均勻。

折騰了半個下午,做了4.2L烤盤和8寸蛋糕模兩盤薩其馬。家里人吃了些,我自己僅是品嘗了一口。但折騰完了,心里就有一種滿足感。哦,薩其馬我自己也能制作啊,不過如此。呵呵,很多時候,我愿意捯飭自己并不愛的甜食,其實僅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吧。無論怎樣,自己能夠從中獲取到快樂,這已經(jīng)足夠了。

我是查找資料的時候才知道薩其馬是一道滿族甜點,百度的資料,感興趣的分享一下。好幾次想整理一下這篇帖子,只因為圖片太多,打開了N次草稿夾,最后都放棄了。如果現(xiàn)在再讓我做一次,恐怕我就沒有當時的熱情,但如果當時不馬上付諸者行動某恐怕心里也總不踏實??吹搅税?,很病態(tài)的一種表現(xiàn)吧。你要是想做,先從一兩個雞蛋的量開始做起,不能像我一樣,像個開作坊的。哈哈哈哈哈!因為當天光線太差,這成品圖片是兩天后拍的,樣子不如剛做好時亮晶晶地誘人。因為一次做得太多了,烤盤里的那些當時分割了,蛋糕模具里的當時沒有分割蓋保鮮膜直接放那了。實踐證明這是錯誤的,應該稍涼后馬上分割,否則切割時易碎。

20張圖詳解滿族傳統(tǒng)小吃-薩其馬

薩其馬(資料來源網(wǎng)絡):

原名是薩其馬,是滿族的一種食物,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,原意是“狗奶子蘸糖”。將面條炸熟后,用糖混合成小塊。

薩其馬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點之一。過去在北京亦曾寫作“沙其馬”、“賽利馬”等等。薩其馬具有色澤米黃,口感酥松綿軟,香甜可口,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。

《燕京歲時記》中寫道:“薩其馬乃滿洲餑餑,以冰糖、奶油合白面為之,形如糯米,用不灰木烘爐烤熟,遂成方塊,甜膩可食。”

薩其馬是當時重要的小吃。據(jù)《光緒順天府志》記載“賽利馬為喇嘛點心,今市肆為之,用面雜以果品,和糖及豬油蒸成,味極美?!钡拦舛四甑摹恶R神廟糖餅行行規(guī)碑》也寫道“乃旗民僧道所必用。喜筵桌張,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”。當年北新橋的泰華齋餑餑鋪的薩其馬奶油味最重,它北鄰皇家寺廟雍和宮,那里的喇嘛僧眾是泰華齋的第一主顧,作為佛前之供,用量很大。正明齋制作的最為有名。永興齋制作的薩其馬也有不錯的口碑。

薩其馬以其松軟香甜、入口即化的優(yōu)點,贏得人們的喜愛。滿洲入關后,薩其馬在北京開始流行,時至今日,薩其馬作為滿族餑餑的美味,已經(jīng)從北方傳遍了全中國。但當中熱量較高(脂肪含量約54%或一件約200卡路里)??v然薩其馬味美可口,但仍應盡量少吃而為健康著想。在香港,人們慣稱薩其馬為“馬仔”。由于賽馬賭博俗稱“賭馬仔”,因而有港人迷信指吃了薩其馬后,便可在賽馬賭博中獲勝。

20張圖詳解滿族傳統(tǒng)小吃-薩其馬

原文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4ca89150100ivde.html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