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8 17:45
溫馨提示:
1、煳地瓜的時間長短要根據(jù)自家地瓜大小來決定,不分割的味道最好,我嫌費火,所以切開了,地瓜一定要煳透;
2、有耐心的晾曬時可以覆蓋紗布或網(wǎng)擋塵,不計較的也就無所謂了;
3、懸掛式的更有利于風干。
記得姥姥每年曬的地瓜干,也不知是技術差點還是為了便于長時間儲存,我總是感覺偏硬,所以就比不上別人家那些軟軟的白白的地瓜干。出去玩的時候,拿一大片地瓜干,咬起來費勁,呵呵,于是就用剪刀把干硬的地瓜干剪成小塊,揣在褲兜里面。這樣可以一邊玩,隨時掏出一塊填嘴巴。小牙小嘴慢慢磨,慢慢嚼,嘿嘿,甜絲絲的,也蠻會享受的。哦,對了,要是另一個褲兜里再揣上幾?;ㄉ?,生的熟的都行啊,一口地瓜干,一?;ㄉ?,那滋味絕對是沒的比了!不過長好多白霜的地瓜干,好看好吃是不假,但是一時半會兒舍不得全吃掉,就有可能捂得長黑斑了。
呵呵,別慌,長黑斑的熟地瓜干,其實只是長在外表的淺層,里面并沒有霉變。也用不著慌慌張張地扔掉。我還記得每年春天的時候,姥姥都是把那些沒吃完的,外表長黑點的熟地瓜干用水沖洗干凈,然后放在熥飯的大鍋里蒸熟。等到開鍋的時候,地瓜干被吃進一部分水分,蒸透了,軟軟的,甜甜的,要是外層帶點嘎巴,那就更香了?,F(xiàn)在市場上就有農家自己晾曬的地瓜干出售。4至5元錢一斤。直到現(xiàn)在,本地人外出走親戚或是給遠方的親人寄包裹,還是愿意選擇家鄉(xiāng)的熟地瓜干和花生米。
上次老媽把吃剩下的幾個熟地瓜切片晾曬在陽臺上,我和家人嘮叨起小時候上學經(jīng)過的那條小路,還有無比艷羨人家門前那掛滿了熟地瓜干的(bole)枝。第二天老媽還真從樓下剪了幾個小樹枝,于是周末的時候,我自己動手蒸了幾個地瓜,復制了一回晾曬地瓜干的記憶。第一次做,軟了吧唧的熟地瓜還真不容易切成型,在蓋簾上晾曬一天后,稍微成型,才可以穿到樹枝上。還要繼續(xù)晾曬個四五天才可以收回家捂白霜。這次拍的成品熟地瓜干是老媽在市場上買的,一塊兒端上來給遠方的老鄉(xiāng)解解鄉(xiāng)愁,咂摸一下記憶中那家鄉(xiāng)熟地瓜干的滋味。
上面這一小串地瓜干是媽媽上個星期晾曬的,因為熟地瓜超軟,所以晾曬的時間長,你看到曬出的地瓜油了嗎?形容菜的口感,大家喜歡用彈牙來形容。這種地瓜干,吃起來,那可是絕對的粘牙,嘿嘿,我喜歡的緊,甜得很,粉得很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