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8 14:40
最近都說蘇泊爾的鍋出了問題,娘誒,占了很大份額的廚具品牌出了問題,我信的一點是,幾乎國產滴都不行,這些個都是貼牌來的,一個廠家出的,貼蘇就是蘇,貼黃就是黃,換湯不換藥而已。國內企業(yè)的誠信啊,貌似騙了國人,往遠了看,怎么吃的怎么吐,花兒的那首歌沒錯,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,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,當然消費者也跟著倒霉,忍不住爆句粗口,TMD,別的也就算了,入口的東西咋就那么難保個險啊。我翻了翻家里的不銹鋼湯鍋,確實好象不行,有的底仔細看有去除不了的小黑點,好吧,扔,都他奶奶的扔,GRACE說幫我買套不是made in china的鍋算了,給我沒有美死,這妞的速度真快,頭天視頻說了,第二天就買好了,再過七天,我的泰國產美國品牌鍋就要漂洋過海地游過來,希望那天爺不會被七八個鍋子給驚了。郵費比較嚇人,200多刀,嘿嘿,希望可以用一輩子……就像那個某斯的熱水器的廣告一樣,將來如果有后代,會拿著我們的鍋子說,這個鍋是我奶奶用過的,她給我爺爺做了一輩子的飯……
言歸正傳說菜說菜,這個茄盒爺連同豆渣丸子跟我絮叨2、3年了,我愣是置之不理,都死老胖的,吃什么油炸食品,沒立場啊?,F(xiàn)在這廝不吃肉,我有點著急,上了套,給做了這個素炸茄盒。爺說這是他吃過的最好吃的了,娘誒,贊譽太高,我有點受寵若驚……
原料:
豆腐半塊、肉餡2兩、茄子兩根、蔥姜蒜末、蠔油、花椒粉、料酒、鹽、油、面粉、泡打粉、冰水、生粉。
做法:
1、蔥碎、姜碎、花椒各半勺加溫水泡十分鐘后,逐次地倒入肉餡里,順時針攪,肉吃飽水會很嫩。
2、肉餡里加半勺蠔油、花椒粉若干、料酒半勺、鹽適量,順時針打攪上勁。
3、北豆腐用手仔細捏碎,沒有塊狀后,加入肉餡,倒入蔥碎、繼續(xù)使勁攪打,直到餡料粘在一起。
4、茄子切片,第一刀別切斷,留一點,第二刀切斷,如果怕變黑,放進鹽水里,都切好后,開始夾肉餡在里面,別夾太多,把口沿處刮干凈了。
5、面粉100g+生粉40g放碗里加冰水,調勻后,加油40g,鹽10g,泡打粉40g,攪拌均勻后,就是炸茄盒的脆漿。
6、倒入半瓶油在小鍋里,大火燒到大概150度時,趁燒油時在茄盒上拍一點生粉,然后裹脆漿,放鍋里炸,金黃色后撈出來。
7、可以配椒鹽,也可以配番茄醬,很好吃。
嘮叨幾句:
1、這是個狠角色的菜,有肉有油,還有泡打粉,但真的是好吃極了,如果不是某人減肥,我還真不給他做。
2、如果全是肉,反而膩了,加半塊豆腐在里面,反而中和了膩,非常好,而且植物性蛋白促進動物性蛋白的吸收,更好。
3、豆腐要用北豆腐,而不是水分更多的南豆腐,別選錯。
4、炸漿的配方確實不錯,炸出來的這個才真的叫酥炸茄盒,夠酥,掉渣的說。
5、泡打粉盡可能用無鋁的,同上一篇的玉米面貼餅子一樣,泡打粉有明礬對身體不好。
6、酥漿不一定要按照克數(shù)來,可以相對減量,我用的是40g面粉做的。要不然40g泡打粉挺嚇人的。
7、鍋要用最小的鍋,否則油傷不起啊。剩余的油,我做了紅油,放在罐子里收起來了,做涼菜的時候用。
8、這個做了兩次,第一次做好的,爺非說要用汁澆一下,結果很好的酥炸茄盒,一點都不酥了,泡的軟趴趴,頭幾個還行,越往后越不好吃,倒了,第二回沒聽他的,扎好了,等我拍完片子,人家差不多都吃干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