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3:41
為了青少年茁壯成長,應大力普及學生營養(yǎng)知識,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飲食結構。中小學校、托幼機構應根據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(yǎng)素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營養(yǎng)標準,合理調配膳食,做到葷素、粗細搭配,平衡膳食。
家長在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時,要注意以下幾點:
(1)不能操之過急,要有耐心;
(2)不要用強迫、哄騙或威脅的方式,防止兒童產生逆反心理;
(3)保證早、中、晚三餐及點心的正常飲用,少吃零食,孩子餐前有饑餓感就不會挑肥揀瘦;
(4)父母以身作則,帶頭吃多種食物,對不吃蔬菜的孩子可菜肉混食,如吃餃子、菜飯等;
(5)根據兒童年齡進行營養(yǎng)教育,如在揀菜或在廚房做菜時,結合當天食譜介紹食物營養(yǎng),潛移默化地使孩子懂得吃多種食物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需要。
兒童營養(yǎng)不良的表現
營養(yǎng)不良病兒多半表現為逐漸消瘦,體重減輕,身高增長緩慢,但也有部分小兒因主要是蛋白質攝入不足,可表現為凹陷性水腫,多見于面部、下肢,嚴重者可全身浮腫,而體重減輕不顯著。營養(yǎng)不良小兒大多精神萎靡,反應遲鈍,不喜歡活動,食欲低下、也有一些以消瘦為主的病兒表現為煩躁不安,時時哭吵,精神緊張,睡眠短暫、嚴重的營養(yǎng)不良病兒甚至血壓偏低,心率緩慢,心音低鈍,脈搏微弱,可發(fā)生心力衰竭。另外,還可能有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減退,對飲食的改變不易適應,常發(fā)生消化不良、嘔吐、腹瀉、腹脹,可伴有肝臟、脾臟腫大,智力發(fā)育也較落后,甚至呆板,認知緩慢,動作笨拙。營養(yǎng)不良的小兒胃口差,進食的食物量少,除了攝入提供熱能的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質不足外,也時常伴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其他營養(yǎng)素的缺乏,可出現相應的癥狀,如夜間看東西模糊不清,眼角膜出現混濁、白斑、穿孔,甚至造成失明等。病兒免疫力大大下降,極容易發(fā)生感染性疾病,如感冒傷風、支氣管炎、肺炎、胃腸炎、腦膜炎、尿道感染、敗血癥、膿毒血癥等,使病情更趨惡化。長期營養(yǎng)不良的孩子大多又矮又瘦小,對外界反應遲鈍,不喜歡活動,很少與人交往,頭發(fā)枯黃稀疏,皮膚干皺,口角發(fā)炎,舌苔光剝,四肢清冷,體溫偏低,經常發(fā)生各種感染炎癥。家長如果注意觀察,不難早期發(fā)現孩子營養(yǎng)不良的情況,應盡快帶孩子去醫(yī)院診治。
幾種健腦益智食品
1、雞蛋:主要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、豐富的卵磷脂以及鈣、磷、鐵等,有益于大腦的發(fā)育。
2、核桃: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脂,這種油脂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,而其含有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,可健腦。
3、香蕉:能幫助大腦制造一種化學成分——血清素,這種物質能刺激神經系統(tǒng),對促進大腦的功能大有好處。
4、蘋果:蘋果含有豐富的鋅,可增強記憶力,促進思維活躍。
5、大蔥:含有一種叫“前列腺素A”的成分,經常食用可起到舒張小血管、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的作用,使人頭腦靈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