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1:53
蘿卜分白蘿卜和胡蘿卜兩種,因所含的營養(yǎng)成分不同,因而吃法有別。
蘿卜,又名菜菔。屬十字花科植物,有白皮、紅皮、青皮紅心以及長形、圓形等不同品種。蘿卜含葡萄糖、氫化果膠、多縮成糖,腺嘌呤,糖氨酸、膽堿、胡蘆巴堿、菜菔腦、維生素B、C等,還含有豐富的淀粉酶、甙酸、氧化酶和催化酶等許多生物活性物質(zhì)。
吃蘿卜“生嚼”更科學(xué),因為蘿卜中的淀粉酶不耐熱,溫度超過70度就被破壞;維生素C也怕熱。
祖國醫(yī)學(xué)認(rèn)為,生蘿卜性辛寒,有止渴、清內(nèi)熱、化痰平喘和助消化的作用。煮熟后性甘溫平,消食健脾。有一定的補益之功。
此外,蘿卜中含有活性很強的干擾素活性劑,但蘿卜的干擾素活性劑不耐熱,只有生吃細(xì)嚼或榨成汗時才能直接接觸粘膜細(xì)胞,刺激消化道產(chǎn)生干擾素,減少消化道癌變的機會。還有蘿卜中的木質(zhì)素和粗纖維也很豐富,但熟吃容易被破壞。
胡蘿卜,又叫黃蘿卜,屬傘型科植物。根含豐富的維生素A原(胡蘿卜素)。
食用胡蘿卜熟食比生食效果更好。首先,胡蘿卜素--維生素A原是脂溶性維生素,它不溶于水,而是溶于脂肪。如果生吃70%以上的胡蘿卜素不能被吸收,但若通過烹調(diào),加了油脂而大大提高吸收利用率。就是同樣用油烹調(diào),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樣。實踐證明,胡蘿卜切片用油炒,胡蘿卜素的保存率為79%,切片油炸,胡蘿卜素保存率為81%,切塊和肉同燉,胡蘿卜素的利用保存率高達(dá)95%。
美國食品研究所的休·索森研究證實,胡蘿卜熟吃比生吃對預(yù)防心肪病和癌癥的效果更佳。
如果把胡蘿卜煮熟再將其搗碎成泥再食用,胡蘿卜素的吸收率比生食高到4-5倍。因為胡蘿卜帶有硬壁細(xì)胞,煮熟和搗碎有利于維生素的溢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