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1:54
藥膳食療所用的藥物與食物,都各有氣、味的偏性,氣味不同,作用也不同。祖國醫(yī)學運用食物、藥物性味來治療五臟的疾病?!端貑枴ば魑鍤馄酚涊d:“五味所入,酸入肝,辛入肺,苦入心,咸入腎,甘入脾,是謂五入“。五味對人體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五臟起著特殊的作用。由于藥膳菜品的性味不同,而臟器吸收先后也各異,正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所載:“夫五味入異,各歸所喜,故酸先入肝,苦先入心,甘先入脾,辛先入肺,咸先入腎,久而增氣,物化之常?!边@一理論是指導(dǎo)我們用藥膳的原則。
酸、辛、苦、咸、甘,廣泛存在于食物之中。在制作藥膳菜品時,調(diào)配得好,則能增進食欲、防病、治病、保健強身、益壽延年。
酸味:它由有機酸產(chǎn)生,如醋酸等,并廣泛存在于食物中。如:青梅、蘋果、烏賊、杏子、花生、金橘、馬齒莧、橙子、山楂、豬肉、野鴨……等。酸味具有健脾開胃,增進食欲的功效,但多食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。
辛味:辛味食物如:馬蘭頭、芋頭、兔肉、姜、韭、蒜、莧菜、芫荽、辣椒、胡椒、桂皮、白酒、油菜、騾肉、胡蘿卜等。適量進食可刺激胃腸蠕動,增加消化液的分泌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祛風散寒。但多食,也會引塌火氣過盛,口舌起皰,影響胃粘膜功能。凡罹患大便秘結(jié)、皮膚病、痔瘡等病者忌食。
苦味:苦味食物有: 苜蓿、香椿頭、糯米芫青、李子、豬肝、羊肉、田龜、豆豉、蘆筍、生菜、慈菇、苦菜、枸杞、苦瓜、羊肝等。具有清熱、燥濕與瀉下作用,但多食苦味,會引起消化不良的疾病。
咸味:食物有: 山雀、鴿肉、豬血、雞血、蠶蛹、海蜇、栗子、肉、豬腰、鴨血、蟹、牡蠣、蛤蜊、海帶、食鹽等。咸味具有調(diào)節(jié)細胞與血液之間的滲透平衡,及正常進行水鹽代謝作用。但心臟病患者不宜多食咸味菜品。
甘味:甘味食物有: 粳米、玉米、高梁米、黑米、黑豆、山藥、百合、蓮子、木耳、水牛肉、烏骨雞、青魚、鯉魚、甲魚、牛奶、冰糖等。甘味食物有補氣血的作用。但多食會引起血糖
升高,誘發(fā)心臟病。
根據(jù)上述不同性味的食品,可以制作不同的藥膳菜品,供大家食用養(yǎng)生、益壽延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