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2:23
火鍋內(nèi)外的調(diào)味料
火鍋中常常放一些滋補原料,如大棗、枸杞、人參、天麻之類,還可能有大量的生姜和辣椒,不妨按照自己的體質(zhì)來挑選。容易上火者應當注意避免“滋補”效用過強的火鍋底料,也不要選擇鴛鴦鍋中漂浮一層辣椒油的紅鍋。身體虛寒者則比較適合這類鍋底,多放蔥姜辣椒可以溫暖身體。
減肥者一定要控制蘸料的數(shù)量,因為不論是麻醬韭花料還是香油蒜汁料,脂肪的含量都十分可觀。若選擇少加香油和麻醬,添加鮮味醬油和醋,則蘸料熱量可大大降低。擔心皮膚生痘者,還應當控制蘸料中的蔥花、香菜和辣椒油數(shù)量。此外,血壓、血脂、血糖較高的人還要控制蘸料的咸味,因為過多的鹽分對心臟和腎臟十分有害。
火鍋與主食
吃火鍋時往往會忘記主食,或者在肉殘湯濃的時候才下一點面條、小餃子或年糕片。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肉類吃得過量,淀粉嚴重不足,體內(nèi)產(chǎn)生大量廢物。正確的做法是在開始吃肉時便吃少量淀粉類食物,一則幫助控制食量,二則保護胃腸健康,同時有益營養(yǎng)平衡。
宴會上的主食幾乎都以高脂肪為特色。北京人喜歡吃油酥燒餅、麻醬火燒,南方人喜歡精致的小點心。然而在已經(jīng)攝入大量肉類之后,這些食品就顯得十分多余。相比之下,不含脂肪的小饅頭、雜面條等更為健康。若在涮肉時已經(jīng)放了馬鈴薯、甘薯、粉絲等配料,已經(jīng)獲得了足夠的淀粉,就不一定吃主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