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10/9 09:59
食用油的價格與其營養(yǎng)成分和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不成正比
大豆油、花生油、橄欖油、菜籽油、紅花油……超市里琳瑯滿目的食用油讓人目不暇接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食用油的種類逐漸增多,價格也參差不齊,每種油都號稱健康、營養(yǎng),而與此同時,一些愛美人士卻因害怕脂肪對油敬而遠之。那人為什么要吃油呢?吃什么樣的油最健康呢,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,是昂貴的橄欖油還是普通的大豆油?還是不吃油呢?
為了健康,請吃適量的油
在人體當中,有相當數(shù)量的脂類物質(zhì),比如:細胞膜、某些生物活性物質(zhì)、大腦的部分結構……它們對維持人類的正常生理活動必不可少。
要合成這些物質(zhì),離不開一種成分,那就是脂肪酸。人類可以合成一部分的脂肪酸,但有一部分不能自身合成,必須從食物中獲取,我們稱之為必須脂肪酸。缺少它們,人類就會患上一系列的疾病,如動脈粥樣硬化、智力下降、老年癡呆癥,甚至誘發(fā)腫瘤等等。
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兩種,一種是n—3系列的α—亞麻酸,一種是n—6系列的亞油酸?;ㄉ南┧嵊蓙営退嵫苌鴣?,當合成不足時,必須由食物供給,也被列入必需脂肪酸。
中國疾控中心(CDC)營養(yǎng)與食品安全所張堅副主任介紹道,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從植物油、動物性食物、含油較高的堅果中來。因此,從獲得必需脂肪酸的角度來看,盡管不一定特別需要從炒菜的油中獲得,但炒菜用植物油可以增加必需脂肪酸的供給。
看來,如果你不能保證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必須脂肪酸,還是吃一些植物油。
吃油,注意過“油”不及
那么動物油和植物油有什么不同呢?張堅說,大豆、玉米等普通植物油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,與動物油相比,一般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,且不含有膽固醇。但它和動物油一樣能提供較高的熱量,1千克植物油能產(chǎn)生9000大卡的熱量,并且老百姓日常選購的植物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,有些植物油還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酸。因此,植物油也不應攝入過多,吃多了,容易導致各類慢性病的高發(fā)。
可惜人一天要吃三餐,每餐你當然不會只吃一個菜了,25克油的確是很難計量,不過一個三口之家,如果每天在家吃飯,一桶不到5升的桶裝油如果不到50天就吃光了,那你們肯定超標了。
比例失衡,也能造成疾病
油脂的成分主要為飽和脂肪酸、單不飽和脂肪酸、多不飽和脂肪酸。飽和脂肪酸過多是導致血脂水平異常、誘發(fā)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,而單不飽和脂肪酸是有利于維持正常血脂水平、減少心腦血管系統(tǒng)疾病發(fā)生的重要成分。多不飽和脂肪酸中的亞油酸含量超過15%會誘發(fā)多種疾病,特別是腫瘤疾病。
成分比例不合理是指膳食脂肪中飽和脂肪酸比例過高,及以亞油酸為代表的n—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過高。一般認為,膳食中飽和:單不飽和: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1∶1-1.5∶1比較合理。由于我國大部分居民的膳食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,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遠低于西方國家,所以居民的飽和脂肪酸攝入量并不高。
在我國居民食用的植物油中,絕大部分含較多的以亞油酸為代表的n—6系列脂肪酸。雖然它們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,但攝入量過多,對身體也會有不好的影響,如促進血栓形成,加重炎癥反應等。我國居民膳食脂肪酸攝入中的主要問題就是n—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,而與之相對的n—3系列脂肪酸攝入不足。
目前市場上已有一些考慮了n—6、n—3系列脂肪酸比例問題的調(diào)和油產(chǎn)品,為改善居民膳食脂肪酸比例提供了可能。張堅建議,在有條件的地方,居民也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亞麻籽油、紫蘇油作為部分食用油。因為這兩種油中含有很高的n—3系列脂肪酸——亞麻酸,有助于達到膳食脂肪酸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