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美食天下

飲食健康

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飲食健康 > 飲食常識 > 正文

藥材煲湯 并非人人適合

2016/10/18 15:17

二是按四季選用,養(yǎng)生之道,講究四季有別。氣候的變化,對人體生理、病理均有一定的影響,因此要按季而補。冬季寒冷,宜辛溫熱補,壯陽補腎為主,選擇熱補性質的原料煲成湯汁,以儲藏能量,增強身體的抵抗。此外,不宜長期服用同一種湯藥,需根據(jù)節(jié)氣、體質變化而改變。而湯不是熬越久越好,過長時間的熬制會破壞有效物質,降低營養(yǎng)。最后,潘錦瑤建議,選擇藥材煲湯前,最好先結合醫(yī)生辨證分析體質屬性,再用中藥膳調治不遲。

網(wǎng)友觀點:

@衷一:藥借食力,食助藥威,一直以來,藥膳因其具備“寓醫(yī)于食”之功能而廣被推崇。然而,在講究辨證的中醫(yī)看來,剝開藥膳被層層包裝的光鮮外衣后,其作用并沒有那么玄乎,且藥膳并非人人都能吃。

@吳嫣:其實中藥材煲出的湯味道一般,之所以還選擇吃,主要是奔著健康去的。我常去的一家藥膳店,每逢周末、節(jié)假日,常常需要預訂位置。

@郭麗娜:中藥有寒、熱、溫、涼四氣的藥性,不可隨意“拉郎配”,否則會降低藥效或適得其反。有的人吃后上火,口干舌燥;有的頭暈、惡心、腹痛。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