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11/1 17:37
逢年過節(jié)的時候,家家戶戶來了客人都離不開瓜子。朋友聚會磕磕瓜子,話嘮話嘮,這是非常幸福的事情。為什么中國人喜歡嗑瓜子呢?到目前為止,嗑瓜子算是我們國家的一大特色。從健康的角度來說,嗑瓜子對身體有什么好處呢?
不少人疑惑外國人吃不吃瓜子。在德國、法國,他們認為瓜子是鳥類吃的,不是人的食物;而在韓國、葡萄牙超市雖看不見帶殼瓜子,但還是有剝好的瓜子仁,作休閑食品或當佐料。
中國人喜歡瓜子,可能一開始是由于節(jié)儉,后來才深入到飲食文化層面。據(jù)考證,嗑瓜子的習(xí)俗在我國明代已經(jīng)流行,晚清之前主要是西瓜子,晚清以來南瓜子開始流行,民國時期葵花子又異軍突起,大受歡迎。嗑瓜子大概最早興于北方,這不僅因為嗑瓜子的記載主要發(fā)現(xiàn)于北方歷史文獻中,更為客觀的原因是北方冬季寒冷漫長,農(nóng)閑時大家整天呆在家中避寒,消磨時間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,嗑瓜子的習(xí)俗就這樣蔓延開來。
不僅是因為瓜子經(jīng)歷了兩個朝代,時間之久足夠讓嗑瓜子這種習(xí)慣在我國傳播開來,我們喜愛嗑瓜子還有以下的幾個原因。
首先,瓜子不論吃起來還是準備起來都很方便,拿出來招待客人,不僅能夠體現(xiàn)主人的好客,做客的人也因吃瓜子會有被“招待”的感覺,潛移默化中就定下來一種愉悅的社會交往基調(diào)。
其次,吃瓜子能緩解緊張情緒。人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,很容易緊張、尷尬,交流時手中有食物的話會讓人感到輕松。所以我們經(jīng)常會請客喝酒或約人吃甜點來讓交往各方放松下來,但酒后容易說辭不當,甜品消費又高,所以廉價易得的瓜子就成了大家相聚時休閑食物不錯的選擇。同時,嗑瓜子可分解為若干個小動作,這些動作簡單、容易,讓人感到愉悅,在吃的過程中能夠緩解彼此緊張的情緒。
家里面來客人了,端一盤瓜子出來嗑,不僅有助于大家之間的交流,還有益于口腔肌肉的鍛煉。中國人的嗑瓜子技巧可是一絕的,國外的人往往很難理解,我們是怎么吃到瓜子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