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5/16 15:10
“五蔬二果”這種比較合理的飲食結構適用于普通大眾,人們應該改善自身不良的飲食習慣,避免吃一些不新鮮和加工多度的食物等,對身體有好處。癌癥患者大多數都是受到飲食習慣影響,所以各位還是要吃得健康,預防癌癥。
對普通民眾來說,首先要防止“癌從口入”。張廣超教授介紹,今年世界癌癥日的果蔬新推薦量為每天食用2份水果5份蔬菜———果蔬推薦量的加大,是提醒人們對營養(yǎng)結構的及時反省和調整。研究顯示,飲食方式和特定癌癥風險之間有一定關聯(lián)。每天堅持吃水果或蔬菜(80-100克)能使口腔癌風險降低20%,胃癌風險降低30%。高纖維攝?。ㄆ骄刻?7克)能使腸癌風險降低20%。但紅肉和加工肉制品會增加腸癌風險,高鹽分攝入和腌制食品會增加胃癌風險。
不少年輕人去超市一次性采購大量加工類易儲存食物,塞滿冰箱,然后幾天足不出戶。殊不知,正是這樣的生活習慣,讓消化道腫瘤有機可乘。
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(yī)院蔡三軍教授指出,食物的新鮮度是保障胃腸健康的重要因素。在腌制食品中,含有可導致癌癥的物質———亞硝胺,而且高濃度鹽分會嚴重損害胃腸道粘膜,所以慣食腌制食品的人,易患胃腸炎癥和潰瘍,這是導致消化道腫瘤發(fā)生的高危因素;加工的肉類食品(火腿腸等)含有致癌物亞硝酸鹽,其添加的防腐劑、增色劑和保色劑等又加重了人體的肝臟負擔;別小看果脯、話梅和蜜餞等小零嘴,它們也含有亞硝酸鹽,在人體內可結合胺形成潛在的致癌物質亞硝酸胺?!八?,新鮮應該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不變的‘主題曲’”。
蔡三軍教授強調,不良的飲食結構亦是消化道腫瘤的重要因素,高蛋白多脂肪、低纖維素飲食與大腸癌關系非常密切。故我們要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癌癥,從而大大降低發(fā)病率。
“五蔬二果”可以幫助人們吃得健康,遠離癌癥。如果飲食結構比較科學合理,飲食習慣比較健康,相信不少疾病會遠離你。以上相關建議希望可以給各位提個醒,平時飲食習慣不好的人需要注意飲食衛(wèi)生問題,以后可要修正過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