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美食天下

飲食健康

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飲食健康 > 食物檔案 > 正文

杏的營養(yǎng)價值與做法

2012/2/7 14:39

杏的營養(yǎng)價值與做法

又名杏果、甜梅、叭達杏、杏實、杏子。

杏為薔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實。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產,西北、華北和東北各地分布最廣。果實呈圓、長圓或扁圓形,果皮多金黃色,向陽部有紅暈和斑點。果肉暗黃色,味甜多汁,初夏成熟。杏果肉黃軟,香氣撲鼻,酸甜多汁,是夏季主要水果之一。

杏果可以生食,也可以用未熟果實加工成杏脯、杏干等。杏仁有苦甜之分,甜杏仁可以作為休閑小吃,也可做涼菜用;苦杏仁一般用來入藥,并有小毒。杏果和杏仁都含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物質。杏雖好吃但不可多吃,因為其中苦杏仁甙的代謝產物會導致組織細胞窒息,嚴重者會抑制中樞,導致呼吸麻痹,甚至死亡。

營養(yǎng)價值

1、未熟果實中含類黃酮較多,類黃酮有預防心臟病和減少心肌梗死的作用;

2、杏是維生素B17含量最為豐富的果品,而維生素B17又是極有效的抗癌物質,并且只對癌細胞有殺滅作用,對正常健康、的細胞無任何毒害;

3、苦杏仁能止咳平喘,潤腸通便,可以治療肺病,咳嗽等疾病;

4、杏仁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多酚類成分,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,還能顯著降低心臟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(fā)病危險性。

適用人群

1、急慢性氣管炎咳嗽者、肺癌、鼻咽癌患者等,癌癥及術后放化療患者,頭發(fā)稀疏者尤其適宜食用;

2、產婦、幼兒、病人,特別是糖尿病患者,不宜吃杏或杏制品,孕婦忌食。

用法用量

果供生食外,可制成杏干、杏脯等加工品,核內杏仁可食用。

食用功效

1、甘酸、微溫、冷利、有小毒,入肝、心、胃,止渴生津,清熱去毒。

2、生杏多食易傷筋骨,動宿痰,生痰熱;小兒多食易生膈熱瘡癰。杏仁為常用中藥,有止咳定喘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杏仁分苦、甜兩種,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而扁,偏于滋養(yǎng),多用于虛咳或老人咳嗽;苦杏仁治實癥咳嗽。民間用杏仁、綠豆、粳米磨成漿,加白糖煮熟飲用,為夏天解暑、清熱潤肺的清涼飲料,名曰“杏仁茶”。

食療偏方:

1、咳嗽寒熱。用杏仁半兩,去皮尖,在童便中浸七日,取出,溫水淘洗,研如泥,加童便三升煎如膏。每服一錢,熟水送下。

2、上氣喘急。有杏仁、桃仁各半兩,去皮類,炒研,加水調生面和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十丸,姜蜜湯送下。以微瀉為度。

3、喘促浮腫,小便淋瀝。用杏仁一兩,去皮尖,熬后磨細,和米煮粥,空心吃二合。

4、頭面風腫。用杏仁搗成膏,調雞蛋黃涂布上,包頭面。藥干又涂。七、八次可愈。

5、偏風不遂,失音不語。生吞杏仁七枚,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,周而復始。食后飲竹瀝,直到病愈。

6、喉痹痰嗽。用杏仁去皮、熬黃,取三分,加桂末一分,研泥裹含咽汁。

7、喉熱生瘡。治方同上。

8、肺病咯血。用杏仁四十個,以黃蠟炒黃,研青黛一錢加入,搗爛,包在切開的柿餅中,外裹濕紙,煨熟吃下。

9、血崩。用甜杏仁上的黃皮,燒存性,研為末。每服三錢,空心服熱酒送下。

10、痔瘡下血。用杏仁(去皮類及雙仁者)加水三升,研磨,濾汁,煎至五成,同米煮粥吃。

11、耳出膿汁。用杏仁炒黑,搗成膏,裹棉中塞耳內。一天換藥三、四次。

12、鼻中生瘡。用杏仁研為末,調乳汁敷涂。

13、蟲牙。有杏仁燒存性,研爛納蟲孔中,人殺蟲去風,其痛便止。重者兩次可見效。

14、目中翳遮(但瞳子未破)。用杏仁三升,去皮,面裹作三包,火灰中煨熟,去面,研爛,壓去油。每取一錢,加銅綠一錢,研勻點眼。

15、目生弩肉,或癢或痛,漸掩瞳仁。用杏仁(去皮)二錢半、膩粉半錢,三角勻,以棉裹箸頭蘸藥點弩肉上。又方:用生杏仁七枚,去皮細嚼,吐于掌中,乘熱以棉裹箸頭蘸藥點弩肉上,不過四、五次可見效。又方:用杏仁研膏,人乳化開,一天點三次。

16、小兒臍爛成風。用杏仁去皮研爛敷涂。

17、停食不化,氣滿膨脹。用紅杏仁三百粒、巴豆二十粒,同炒色變,去豆不用,研杏為末,桔皮湯調下。

18、白癜風。用杏仁連皮尖,每晨嚼幾粒擦患處令發(fā)赤,臨臥時再如法擦一次。

19、諸瘡腫痛。用杏仁去皮,研爛,濾取膏,加輕粉、麻油調搽,極效。

其他相關

南太平洋上的島國斐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“無癌之國”。該國盛產杏果,人們都喜歡吃。據(jù)調查,該國未曾出現(xiàn)死于癌癥者,而且居民的壽命都很長,素有“長壽國”之稱。據(jù)科學分析,經(jīng)常吃杏可能是斐濟人無癌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貼士

1、未成熟的杏不可生吃;

2、杏雖好吃但不可食之過多,因為其中苦杏仁甙的代謝產物會導致組織細胞窒息,嚴重者會抑制中樞,導致呼吸麻痹,甚至死亡;但是,加工成的杏脯、杏干,有害的物質已經(jīng)揮發(fā)或溶解掉,可以放心食用。

杏的做法推薦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