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4:45
【別名】
土蛋(《遵義府志》),滇土瓜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山土瓜(《中藥形性經(jīng)驗(yàn)鑒別法》)。沙葛
【來源】
為旋花科植物土瓜的塊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
土瓜,多年生纏繞草本。塊根球形或卵圓形,表皮紅褐色或黃白色,有乳狀粘液。莖細(xì)長,無毛。葉互生;柄長0.9~2.1厘米;葉寬卵圓形、橢圓形或矩圓形,長 3~5厘米,寬1.4~3.5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圓形或鈍,全緣或具淺波狀皺折,兩面光滑無毛,或靠基部邊緣有柔毛?;▎紊~腋或哎聚傘花序;花梗長為葉柄的3倍,近頂端有小苞片2;萼片5,卵圓形;花冠黃色,漏斗狀,徑3~4.5厘米,長約4厘米;雄蕊5,花藥白色,橢圓形;雌蕊1,子房上位,基部附著黃色蜜腺,花柱長于花絲。蒴果扁球形,內(nèi)具種子多粒。花期夏、秋。 生于山坡灌木叢中。分布云南、貴州等地。
【采集】
秋季采挖,洗去泥沙,切片,曬干。
【藥材】
干燥的塊根多已切成厚約5毫米的圓片,切面黃白色,呈粉性,質(zhì)地較疏松,有干縮皺紋。周圍根皮菲薄,外表面紅棕色或黃白色,粗糙。氣微,味微甜。以干燥、色白、不碎為佳。產(chǎn)云南。
【性味】
《滇南本草》:"甘,平。"
【歸經(jīng)】
《滇南本草》:"紅土瓜入脾、胃二經(jīng)。白者入肺經(jīng)。"
【功用主治】
清肝利膽,潤肺止咳。治黃疸,慢性肝炎,肺熱咳嗽,下血,乳少,帶下,小兒疳積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有紅白兩種。紅者治婦人赤白帶下,通經(jīng)解熱;治咳嗽,肺經(jīng)結(jié)熱成癰,亦治婦人乳結(jié)不通,陰陽不分,子宮虛冷,男子精寒;又健脾胃而生津液,生食止嘔療饑;補(bǔ)脾,解胃熱,寬中,利小便,止大腸下血:白者治肺熱,消渴,利小便;治肺癰咳嗽,通乳汁。"
②《中藥形性經(jīng)驗(yàn)鑒別法》:"平肝,清肝熱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
內(nèi)服:煎湯,4~5錢;或生啖。外用:搗敷。
【選方】
①治慢性肝炎:紅土瓜一兩。紅糖或蜂蜜為引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②治膀胱偏墜氣疼,或一子大硬:土瓜皮點(diǎn)水酒煎湯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③治小兒疳積,疝氣:紅土瓜三錢。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④治火燙傷:鮮紅土瓜根搗爛外敷患處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首先來介紹一下土瓜:又稱公公須。因?yàn)樗衿咸烟僖粯?,長出卷卷的胡須,攀緣在其它物品上。果實(shí)橢圓形像紅色的、黃色的鵝蛋。但我們今天用的是它的根。也就是土瓜根了,它是植物葫蘆科王瓜的根。產(chǎn)于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臺灣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因?yàn)橥凉细S富脂肪酸,含山柰甙、氨基酸、胡蘿卜素、膽堿等。對移植性小鼠肉瘤S-180、宮頸癌-14、大鼠瓦克癌-256、 肝癌等均有抑制作用。可敗毒抗癌、瀉熱祛淤、消腫止痛,癰瘡腫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