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11/16 16:07
夏天天氣太熱,躲在空調房里容易得“空調病”。冬季太冷,北方的朋友們有暖氣,長期呆在暖氣房里,容易得“暖氣病”,南方的朋友將來才有機會得暖氣病。有暖氣再也不怕冷了,真舒服。我們要怎么預防“暖氣病”呢?
“暖氣病”罪不在暖氣,失水引起多種綜合癥狀
同“空調病”一樣,醫(yī)學上也并沒有“暖氣病”這種說法,人體在供暖季之后出現(xiàn)的種種不適,主要是由于供暖時門窗緊閉,室內空氣干燥又不流通,人體失水過多造成的。
當處在水分缺失的狀態(tài)下時,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皮膚、黏膜的干燥問題,如皮膚瘙癢、嘴巴起皮、鼻腔流血等。但長期如此,也會危及到其他內臟和系統(tǒng)。
1. 呼吸系統(tǒng)。缺水時,呼吸道黏膜由于干燥更容易吸附異物,在暖氣房里,若衛(wèi)生沒有做到位,則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。另外,由于溫度適宜,也加快了細菌的繁殖速度。人同大量細菌共處一室,怎能不得病?
2. 心血管系統(tǒng)。水于血液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缺水時血流變慢,血液黏稠度變高,這對于心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來說是很大的威脅,容易引起胸悶、心慌等癥狀。由于室內外溫差大,進出暖氣房時也可能導致大的血壓波動。
3. 泌尿系統(tǒng)。水分失去的多,若不及時補水,尿量就會減少。而尿液在膀胱中不及時排出,一來有可能重吸收入積累的廢物,二來也會增加尿路感染和結石的風險。
室溫21℃-24℃為宜,濕度不應低于40%
有很多怕冷或是不愿穿太多厚實衣服的人,喜歡把暖氣溫度設置得很高,儼然一副“在暖氣房里過夏天”的狀態(tài)。但是,溫度過高,必然會造成濕度的降低,繼而引起上述所說的各種問題。
其實,暖氣的溫度并不需要達到讓人感到“溫暖”的程度,只要不覺得冷就行了,最好控制在21℃-24℃之間。至于濕度,則以50%-60%為宜,最低也不能低于40%,否則很容易引起細菌快速繁殖。此外,一些小方法也可以緩解室內的干燥:
1. 使用加濕器。加濕器除了增加空氣濕度外,還對改善失眠、哮喘、過敏等有一定輔助作用。但應注意的是要選對種類,家用最好選擇純凈型的,也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其他物質,起到不同功效。
2. 暖氣片上放置濕毛巾。若空氣濕度不算特別低
“暖氣病”簡單來說是因為暖氣的原因導致我們身體“水分”丟失導致的,只要注意空氣中的濕度,及時補充我們身體丟失的水分,就可以很好的防治“暖氣病”。在南方的朋友們,天氣寒冷,注意保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