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戶端
美食天下

飲食健康

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
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> 飲食健康 > 營養(yǎng)手冊 > 正文

動物脂肪無罪!其實美味與健康可以兼得

2016/9/28 11:21
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大家都更加注重健康了,而國內外多種多樣似是而非的研究報告,都會讓很多人都覺得動物脂肪是很不健康的,哪怕那些食物聞起來香、吃起來更美味。但是,范志紅教授說:事實并非如此。就算是植物脂肪里也有飽和脂肪,那更美味的動物油脂又有什么罪過?

不知從何時開始,動物脂肪成為一個人人恐懼的詞匯。若回到40年前,它們本是人人向往的美食材料。你可都還記得,想當年,一碗用豬油烹制的酸菜粉條,加肥肉丁制作的炸醬面,加豬油制作的豆沙湯圓,或者用黃油做的曲奇餅干,都是讓無數(shù)人心馳神往,念念不忘的美食。

為什么動物脂肪曾如此讓人厚愛?

其中原因之一,就是它們的濃郁香氣。

動物肉類的香氣,絕大部分藏在脂肪部分。去干凈乳脂部分的牛奶,除盡皮下脂肪的烤鴨,無論是風味還是口感,總會比高脂肪食材差得很遠。用植物油烹調,不可能帶來肉類的特有香氣,那么做成的食物也就少了很多美食魅力。

動物脂肪的第二個優(yōu)勢所在,就是脂肪的可塑性。絕大多數(shù)植物油在室溫下都呈現(xiàn)液態(tài),無論是點心、油炸食品還是菜肴,只要稍微多放一點油,這些油就會滲出來,這是個令人煩惱的麻煩。

真正的美味境界,就是脂肪雖多,卻不露聲色,深藏在食品當中,而且成為塑造食品細膩口感的第一功臣。要達到這個效果,脂肪必須在室溫下呈現(xiàn)柔軟的半固態(tài),既能維持形狀,又能輕松變形,永遠不會“滲油”。所以,面點要想做出“起酥”的效果,它所用的油脂,飽和脂肪比例必要達到一定水平,才會贏得食客的頜首贊賞。而黃油、豬油、牛油等動物油,天生具有較好的塑性,所以在“植物起酥油”出現(xiàn)之前,它們長期占據(jù)面點制作的統(tǒng)治位置,培育了一大批諸如牛油曲奇、鴨油酥餅、豬油火燒、奶油面包之類的經(jīng)典名吃。

動物脂肪的第三個優(yōu)勢,就是是它們所含的飽和脂肪酸善于和淀粉及纖維親近。人們熱愛蛋撻、曲奇、酥餅之類點心西餅和小吃,就是喜歡那種塑性脂肪與淀粉緊密癡纏帶來的酥香口感。

人們都知道,只要有了足夠的飽和脂肪浸潤,即便是刺口的麥麩之類食材,也會變得香酥順口。豬油,牛羊油,雞鴨油,黃油之類能夠提供輕松塑型的效果,正是因為它們飽和脂肪比例高于普通植物烹調油的緣故。究其原因,乃是因為飽和脂肪的分子是直線狀態(tài),能輕松插入淀粉和纖維素分子長鏈卷曲形成的螺旋結構內部,發(fā)揮最佳的結合效果。不飽和脂肪酸的分子形狀彎曲,很難充分插入碳水化合物分子的螺旋內部,效果就大打折扣。

最受歡迎的家常菜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