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3:04
馬偕醫(yī)院營養(yǎng)課課長趙強建議,若能將零食的熱量也計入每天攝取的總熱量里,更有助于體重的控制。(衛(wèi)生署建議成人每日攝取總熱量:男性2199大卡、女性1700大卡。)“好心情瘦身飲食法”共分為三個階段:血清素激增期(為期2周)、血清素平衡期(為期6周)、及血清素控制期(為期4周,或持續(xù)到達成減重目標為止)。詳細的飲食組合、吃零食時間和攝取量,請見上面的‘好心情瘦身飲食一覽表’。
這套減重計劃的成功要件,除了遵照飲食規(guī)則,還有選對零食也很重要。如何選對?建議養(yǎng)成購買食品前,先檢視包裝上營養(yǎng)標示的習慣,別讓不合格的零食進入你的生活圈。
參考“好心情瘦身飲食一覽表”中各階段零食的營養(yǎng)配置,若無法找到完全符合的零食也無妨,盡量挑選高碳水化合物、低脂肪、低蛋白質的食物,就能增加腦中血清素,幫助控制食欲及好心情。
趙強營養(yǎng)師觀察世界營養(yǎng)界的研究趨勢指出,目前有許多學者在探討食物與內分泌(胰島素、血糖、血清素等)的關系。他認為人體內分泌的調節(jié)是擋不住的,一般人在生活中一定也有經驗,例如血糖低心情就不好,吃下一片餅干就能恢復元氣。所以,與其極端地節(jié)食壓制本能欲望,不如順應身體的反應,攝取適當?shù)氖澄?,才是體重控制的長久之計。
茱蒂.威特曼博士提醒有特殊疾病的人(如糖尿病患者),應在醫(yī)生的指示下進行飲食。
另外,減重是需要時間的,“你無法控制自己多快達到目標,但能夠控制自己對計劃的執(zhí)行度,”茱蒂主張體重控制是長期戰(zhàn),就像龜兔賽跑一樣慢慢累積成果。
1、空腹吃。若正餐吃了含有蛋白質的食物(如奶類、肉類、魚類等),則至少要等3小時后才吃零食,因為蛋白質會干擾血清素的合成。
2、在10分鐘之內吃完,超過時間將延緩血清素的合成。
3、購買小包裝的零食,或自行分裝攜帶,以免吃過量。臺北醫(yī)學大學保健營養(yǎng)學系主任黃士懿表示,“零食應是淺嘗即止,滿足口欲及心情就好,不能(靠它)吃到飽,”他提醒市售的零食多是一大包,千萬不要“一口接一口,片刻不離手”,就把整包吃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