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2/7 12:55
減肥的原理,說穿了無非是少吃、多運動。少吃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,運動則可以增加熱量的消耗。不過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,更何況現(xiàn)代社會節(jié)奏飛快,太過耗費氣力與時間,會教人失去勇氣。
控制飲食≠絕食
大凡因為“吃”而肥胖者,最怕聽到的就是“挨餓”或者“節(jié)食”二字,想要她們不吃?估計對有的美眉而言,還不如死了算了。不過無論是目前流行的針灸減肥,還是一些美容院推出的減肥項目,都會有特別食譜,或者用某種藥丸代替食物(不吃飯光吃藥丸),其作用當然是顯著的(不吃飯還能不瘦嗎?),反彈也是迅速的(一吃飯立刻胖了回去)。其實,控制飲食絕對不等于“絕食”,要知道過度的節(jié)食只會使身體傾向于“節(jié)約能量型”。
要減1公斤體重,大約要消耗7000卡路里,假設從每天的飲食中減少500卡路里,半個月就可減1公斤,1個月大約可減去2公斤。不過實際上,若連續(xù)10天卡路里攝取過低,身體便會儲存能量,以把營養(yǎng)留給腦部為首任,在血糖不下降的情況下讓身體活動。除此之外,身體就不會消耗任何能量。結果,體重也就不會再下降。這是身體為饑餓做儲備的一種防衛(wèi)反應。
很多人在節(jié)食的最初都覺得減重效果良好,但是很快卻到了“瓶頸”狀態(tài),再怎么少吃或者干脆以蘋果代餐,體重也紋絲不動。于是大多數(shù)人都會氣餒,回復之前的食量,甚至比之前吃得更多,有些人會因此比以前更肥胖———這就是節(jié)食后的反彈。以“絕食”或者“節(jié)食”來進行的減肥,多數(shù)會失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