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12/17 11:39
很多孩子感冒好了之后卻一直咳嗽,有痰,或者是感冒沒起來,但嗓子里總有點呼嚕呼嚕的痰聲,這種情況和中醫(yī)的脾有關(guān),“脾為后天之本”,要在一點點長大的過程中,脾氣才能健運,而脾氣既負責(zé)吸收食物營養(yǎng),又負責(zé)全身的免疫系統(tǒng),這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恰恰是孩子最薄弱的,他們很容易吃多了,不消化了,由此為感冒奠定基礎(chǔ),再加上免疫能力不如成人,所以一頓好吃的就能撐出病來,而且多是從咳嗽,咳痰開始的,“痰濕夾雜”是感冒的誘因。
我遇到這樣的孩子一般都給開個小方子:“二陳湯”,這是宋代就有的方子,出自當時的中醫(yī)經(jīng)典《和劑局方》,原方是半夏、橘紅各五兩,茯苓三兩,甘草一兩半,生姜3片,烏梅7個,除了化痰,痰飲引起的嘔吐惡心,頭眩心悸也有效。對孩子,我會再精簡一下,變成半夏、陳皮、烏梅、甘草四味,痰化了,誘因去除了,家長擔心的感冒也就起不來了,包括感冒之后遺留的咳嗽有痰,也解決了。
可以自制個更簡單的“二陳湯”,就是陳皮6克、烏梅6克、桔梗6克、甘草6克,開水泡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喝了,加一點糖,味道酸甜,孩子都喜歡,痰開始起來的時候就喝,可以減輕感冒后咳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