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5/1 16:33
昨日,本報“借你慧眼 放心消費”活動一經(jīng)推出就受到消費者的關注,許多熱心市民反映了他們被商家欺騙的經(jīng)歷。今天,質監(jiān)人員為您揭開商家在秤上搗鬼的貓膩,讓消費者心知肚明這些“鬼把戲”。
彈簧度盤秤最易動手腳
據(jù)銀川市質監(jiān)局計量與認證監(jiān)管科科長劉德彬介紹,目前銀川市共有超市、集貿(mào)市場、早市50多家,主要有彈簧度盤秤、電子秤、臺秤和案秤4種稱量工具,其中商家使用最多的是彈簧度盤秤和電子秤。由于彈簧度盤秤原理簡單,容易拆卸,而且可以手動歸零,就成為不法商販動手腳的對象。從以往的檢查來看,質監(jiān)人員收繳的“黑秤”100%都是彈簧度盤秤,而且消費者投訴的90%也是這種秤。商家作弊的手法主要有指針不歸零、換刻度盤面和拽松彈簧。指針不歸零是利用了很多消費者不看秤和視覺偏差來弄虛作假,消費者只要注意從正面看秤盤就可識破。而換刻度盤面和換彈簧的作弊手法消費者一般很難發(fā)現(xiàn)。
所謂“換刻度盤面”,劉科長邊向記者演示邊說:“就是將最大稱重8公斤的刻度盤,換成最大稱重10公斤的刻度盤。這樣一來,就多出兩公斤,8兩變成1斤。 ”記者8日在東塔職工自立市場看到的“雙面秤”就是這種情況。而另一種“拽松彈簧”作弊手法是利用物理原理,“托盤秤下面有兩根彈簧,當秤盤放上東西后就會向下拉伸那兩根彈簧,彈簧再拉動一根杠桿,由這根杠桿拉動秤的重量指針。如果將托盤下面的兩根彈簧拽松,彈簧的系數(shù)就會發(fā)生變化,實際稱重就與刻度盤上的重量指針不再同步,1斤實際就變成了8兩。如果拽得狠了,還可能變成6兩”,劉科長稱。
電子秤上使用“障眼法”
相對于彈簧度盤秤,電子秤都設定有出廠密碼,所以一般較難私自進行調整,一些商家便使用“障眼法”來欺騙消費者,漫畫中“墊角”、“帶盤出售”、“沖擊波 ”和“遮字幕”就是這種秤的作弊手法。還有一些商家在數(shù)字和秤的單價上做文章。有的商家剛稱完商品,不把電子秤恢復到零位,直接按累計鍵去稱下一份商品,這樣第二次稱重顯示的是與前一次重量的總和。還有一些商家稱重前在顯示重量的數(shù)字中事先儲存一定數(shù)目的底數(shù),這些底數(shù)便同所購商品一起計了價。有些賣肉的商家,先做了一筆瘦肉生意,而下一位消費者買的是肉餡,但秤上的單價數(shù)仍是瘦肉單價,如果消費者稍不留意,就用買瘦肉的價買了肉餡。
購物多留心避免被欺騙
對于商家的這些作弊手法,只要消費者掌握一些基本知識,購物時多留心,可就以避免被欺騙。劉科長稱,執(zhí)法人員每年都會對市場上的計量器具進行免費計量檢定,還會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。消費者在購買需要稱量的商品時,首先要看經(jīng)營者所使用的秤上是否有質監(jiān)部門的綠色檢定合格標志,盡量到有電子秤的商家購買。同時,在商家稱量時,看秤是否放平,空秤時是否歸零,電子秤是否清零且單價設定是否正確。在稱量時,等到秤的顯示值不變時,從正前方讀顯示的數(shù)據(jù)。對商家報出的重量產(chǎn)生懷疑時,可以要求商家復稱,一般大型超市或集貿(mào)市場都設有復秤臺。消費者還可以利用隨身攜帶的物品,如手機、鑰匙等,事先稱出重量,做一個稱重標準,在商家稱重前對秤進行簡單的檢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