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/10/31 15:12
能量攝入增加是肥胖的一個主要原因,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能量消耗的減少,而能量消耗的主要途徑是身體活動。
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Wendy Brown教授在報告中指出,中國1991年至2006年體力活動變化,中國成年人平均體力活動下降32%,體力活動與城市經濟發(fā)展呈負相關(教育、住房、衛(wèi)生),總久坐時間上漲32%。
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研究員王梅也表示,中國居民身體活動總水平仍較低,職業(yè)性、積極性交通,身體活動水平下降,但值得可喜的是國民的體育鍛煉狀況相比2007年卻有大幅改善,鍛煉健身的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時尚。
根據《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(yǎng)與健康狀況調查》與《2010-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(yǎng)與健康狀況監(jiān)測》報告數據顯示,從2002年到2012年,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,超重有顯著的上升趨勢。就全國而言,男童的肥胖率由5.1%上升到10.9%,女童由3.9%上升到8.0%。成年人的肥胖也在呈上升的趨勢。十年肥胖率的變化,全國的城市和農村都有著顯著的上升,城市由2002年的9.8%上升到13.2%,農村由6.0%上升到10.5%。
如何做到真正的“吃動”兩平衡
控制脂肪和“糖分” 適當提高蛋白質比例
總體來說,健康飲食可以遵循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07)》的十條建議:
一、食物多樣,谷類為主,粗細搭配
二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
三、每天吃奶類、大豆或其制品
四、常吃適量的魚、禽、蛋和瘦肉
五、減少烹調油用量,吃清淡少鹽膳食
六、食不過量,天天運動,保持健康體重
七、三餐分配要合理,零食要適當
八、每天足量飲水,合理選擇飲料
九、如飲酒應限量
十、吃新鮮衛(wèi)生的食物
北京大學公共衛(wèi)生學院李可基教授在介紹減重飲食模式時提出,減肥時可以適當提高蛋白質攝入比重,高蛋白質飲食(40%的糖,30%的蛋白質,30%的脂肪)的減肥效果比只吃面包、蔬菜、水果的節(jié)食方式更好。每天從脂肪中攝取的熱量少于30%,控制富含糖分的米飯及面包等食物,就不會讓身體脂肪過度堆積。